灰指甲不疼不痒,但千万别拖着不治
文章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 http://www.025ddgc.com/

指甲增厚、发黄、表面凹凸不平,甚至出现碎屑脱落——很多人发现灰指甲时,常因“不疼不痒”而选择忽视,觉得不过是影响美观的小问题。然而,这种看似“温和”的指甲病变,实则是真菌在指甲下“安营扎寨”的信号。若放任不管,真菌可能持续繁殖,不仅让指甲逐渐变形、萎缩,还可能传染至其他健康指甲,甚至波及手部、足部皮肤,引发更广泛的感染。 灰指甲的“隐蔽性”是其拖延治疗的主因。初期可能仅表现为指甲颜色变浑浊、表面失去光泽,或出现细小白点,容易被误认为是“缺钙”或“指甲老化”。随着真菌不断侵蚀甲板,指甲会逐渐增厚、变脆,甚至与甲床分离,形成“空甲”。这一过程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,许多人直到指甲严重变形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此时治疗难度已大幅增加。
真菌的“传染性”更是不容小觑。灰指甲患者的指甲碎屑中藏着大量真菌,共用拖鞋、毛巾,或赤脚接触公共浴室、游泳池的地面,都可能让真菌“转移”到他人皮肤或指甲上。尤其是免疫力较低的儿童、老人,感染风险更高。此外,灰指甲还可能成为“真菌储备库”,引发手癣、体癣,形成“感染链”。
日常护理是控制灰指甲的关键。保持指甲清洁干燥,定期修剪过长的指甲,避免指甲藏污纳垢;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,减少脚部闷热潮湿环境;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,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;若指甲出现异常,可尝试用含茶树精油、白醋的温水泡脚,辅助抑制真菌生长,但需注意浓度与频率,避免刺激皮肤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灰指甲虽进展缓慢,但拖延治疗只会让问题愈演愈烈。若指甲增厚、变色超过2周,或伴随指甲周围皮肤红肿、脱屑,建议及时就诊,避免自行修剪或用药刺激。坚持科学护理与耐心干预,才能早日恢复指甲健康,远离真菌困扰。 |
上一篇:灰指甲传染性强?做好3点防中招!
下一篇:没有了